我国历史上“最接近神”的7大人物,诸葛亮排不了前5?谁是第一?

2023-04-26 67 0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近乎于神仙一般的人物存在,他们有着大智慧,计谋过人,留下了许多伟大的传说。

有人说他们是神仙下凡,来推动华夏大地历史进程的人。

这些人确实也成了我国历史上“最接近神”的七大人物。

在这些人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竟然连前五名都排不到!那么第一名又是谁呢?

第一名,乱世封神姜子牙

相传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一个小徒弟,天尊看见人世间战乱不止,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派姜子牙来辅佐周文王建立新的政权。

姜子牙的形象一直是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子,他的爱好就是钓鱼。

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他的鱼钩上从来不放鱼饵,他所钓的也是一种缘分。

这一天,姜子牙又在河边钓鱼,终于等来了属于他的缘分,周文王。

正在钓鱼的姜子牙看到周文王来到河边狩猎,于是假装自己腿脚不便,走不了路要周文王把他背回家去。

周文王是个善良的人,把这姜子牙背了起来,年轻力壮的小伙背一个老头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于是文王背着姜子牙向西稳稳地走了三百步,然后发现走错路了,只好掉头向东走去。

由于刚刚消耗了太多体力,摇摇晃晃走了五百步就是在背不动了,把姜子牙放下休息。

姜子牙这时告诉周文王,你刚刚背我走了八百步,我可以保你国祚800年。

事实证明,果然周朝分为了西周和东周,西周平稳繁荣地发展了三百年,而东周摇摇晃晃地持续了五百年,整个周朝总共八百年的历史,与姜子牙所说巧妙对应上了。

第二名,深山纵横鬼谷子

鬼谷子,相传本名王诩,别人又称他为王禅老人。

生卒年不详,也没有留下故事,却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他本人只留下了一本《鬼谷子》,里面记录着他十分高深的思想,现在也很少有人可以参悟读懂。

他本人并没有参与历史的进程,但是他的弟子们带着他的思想,推动了几百年的中国历史发展。

鬼谷的弟子孙膑、庞涓向他学习了兵法,战国时期辅佐齐国魏国相互抗衡。

其中以孙膑学得了鬼谷子的思想精髓,有《孙子兵法》传于后世。

他的弟子苏秦、张仪向他学习了纵横之术,利用合纵连横,推动形成了秦朝的统一。

就是这样以为神秘莫测的人物,千百年来令世人崇拜不已,竞相学习他的智慧,从而渴望得到成功。

第三名,神机妙算袁天罡

唐朝初期,有人相传袁天罡是神仙转世,因为他实在是算什么什么会应验。

因为袁天罡不慕荣华富贵,一心为百姓而修习道法,所以一直没有入朝做官,而是在民间靠给人算命为生。

许多达官贵人都爱找袁天罡算命,有一天武则天的父母找到袁天罡为自己的孩子算命。

袁天罡算出武则天的两个哥哥官职三品,非常不错;武则天的姐姐也是大贵之相就是克夫。

直到他看见襁褓中的武则天时,震惊地说:这孩子生得龙筋凤颈,如果是女孩子的话,将来可了不得!

事实果然应验,武则天在唐高宗李治去世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女皇帝。

第四名,推背预言李淳风

袁天罡非常厉害,他的徒弟李淳风更是青出于蓝。

不同于袁天罡,李淳风则是尽心为唐太宗工作。

有一次李世民请袁天罡和李淳风进宫,为他预测大唐的国运。

李淳风和袁天罡推背而立,开始推演,但是李淳风实在太过投入,除了唐朝的国运,就连以后几千年,李淳风都推了出来。

天罡见状赶紧制止住了他,一旁的人将他们推演的结果记录了下来,就是大名鼎鼎的禁书《推背图》的由来。

第五名,运筹帷幄张良

楚汉纷争,谋士张良与刘邦形影不离,刘邦十分信任张良,计策无论出于何人之口,最终都由汉王征询张良的意见,然后付诸实施。

张良不争功不出头,众人献计可行者,他力促汉王实行。

众人思虑不及,张良才出面亲自劝谏。

可以说在每场战役中,汉王是主帅,张良是灵魂。

在战争进程中影响着全局的大谋略是张良所贡献的,值得一提的是,张良无时无刻可以随形势变化而变化。

有着高超的政治谋略与军事谋略,只有张良能献谋,汉王能实践。

刘邦十分尊敬张良,因为张良出身高贵是先韩国贵族之后。

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都是首屈一指的。

张良名气很大,当刘邦还没有发迹时,张良就因追刺秦始皇而名闻天下,这一点具有侠士气息的刘邦不得不佩服。

而且张良居功不傲,功成身退,这一点是刘邦最喜欢和最放心的。

张良奉行黄老之学,身体力行,张良追随刘邦出谋划策。

刘邦让张良自己选择天下最富庶的奇地为食邑,张良没有得意忘形。

面对到手的富贵,张良毫不动心,请刘邦收回了成命。

他劝说刘邦定都关中并随其入关之后,便以身体不好为由在家中修养了。

历史一步步把张良推向刘邦,随着汉朝的建立,张良自然地成为王者之师。

功成名就之后,刘邦之所以这么留不住张良,很大程度上是邦对张良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再不像战士那么迫切和需要。

而对于张良来讲自然有自知之明,更何况他视名利如敝履,摆脱了芸芸众生贪恋利禄而受制于人的可悲下场,是极其高明的,由此可见,张良真是智者。

第六名,鞠躬尽瘁诸葛亮

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但是他人生的光辉之处却是刘备死后才显现出来。

刘备死后,诸葛亮大权在握,第一件事却是派人在跟东吴的孙权同盟。

对于诸葛亮来说,他真正知道两者结盟的深意:他需要孙权来当掎角之援,对抗魏国。

如果跟孙权断交,不但要重兵到东吴边界镇守,而且需要吃掉孙权,蜀国才能放心的北伐魏国。

东吴一心为国的贤才有很多,蜀国很难在短时间内打败他们。

这样僵持不下,魏国的曹丕会坐收渔翁之力。

诸葛亮很露骨分析了无数联合的好处。

因此诸葛亮还派了人去祝贺孙权称帝,这是很聪明的做法。

同时即使刘备死了,他也没有得意忘形,尽心辅佐刘禅,为蜀国着想,足以证明他的忠诚。

此后吴蜀两国未发生任何争端,魏国无法南侵,只有挨打的份儿,吴蜀两国或轮流攻打或联合北伐,魏国顾此失彼,很伤脑筋,这当然要拜诸葛亮的金头脑所赐。

诸葛亮的生活十分忙碌而充实,除了读书思考,他还时不时敲敲打打,做些有趣的实验,发明一些新奇的玩意儿。

后人传说他曾发明孔明灯,馒头等等,虽然只是传说,但这些传说不找别人而找到他身上,不正说明他的发明天才。

诸葛亮改良了连弩,对蜀汉有显而易见的影响。

三国时代总兵力最盛时达八九十万,其中魏国约四五十万最为强大,东吴约二十几万也足以自保,唯独蜀国只有10万出头,最为弱小。

这样少的兵力别说北伐了,就连偏安一隅也很困难,但蜀国居然撑了几十年才垮掉,其诸葛亮和姜维一共北伐魏国十多次,改良连弩凭借武器之一。

改良过的连弩优点在于能够远距离作战,尽管行军速度比较慢,但用来防守时对敌军的伤害还是很大,诸葛亮北伐撤退时常有追兵来追,便遭蜀国强大的弩军射死。

是诸葛亮发明用来运送物资的东西。

这是两种不同的运输工具。

两者主要是运送粮食装备等物资。

据现代分析来看,这两者应该是有点像现代的滑轮。

木牛和流马的优点是可以快速运送粮食和各种物资,甚至输兵力。

施工简便,材料简单,制作大型滑轮,无需艰难的技术。

省时省力省人工,在滑轮的帮助下,士兵只要聚集在固定地方,可不必费大批人力和时间在狭窄的栈道推拉车子。

栈道可以空出来,让蜀军行军。

《三国志》称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

已经很明白指出诸葛亮改良改进八阵图,将它作用于军事战争中,非常的有用。

诸葛亮曾摆八阵图,重重挫败司马懿。

诸葛亮改造后的八阵图是一种综合各种功能的阵法,他的基本阵型是纵八行,横八行,可随时变化成其他阵法。

八阵图的阵法排列非常复杂,可运用在各种地形,让敌人产生困惑。

可以用来练兵、行军、作战,达到速赢的效果。

并让步兵,骑兵和弩兵等各种军种因地制宜,密切配合。

可以说诸葛亮不仅是三国时期的良相,更是后世的楷模。

第七名机关算尽刘伯温

很多人总是敬佩刘伯温,精通兵法,料事如神,通晓万物,还能准确播报天气预报。

最神的是他创作了烧饼歌,唱出了明朝的国运。

实际上这些都是刘伯温的优点,也是他永载史册的证明。

但是没有人知道刘伯温对朱元璋真正的贡献,除了出谋划策,为朱元璋扫平了无数的强敌外,他还为朱元璋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在这个智多星的帮助下,朱元璋先是把自己的根据地搞好,完善各种粮食储备,绝不当出头鸟,慢慢壮大自己的实力,开始了统一天下的脚步。

朱元璋根据刘伯温的思路,战争变为了汉族与蒙古族之间的民族战争。

地主阶级也是人,他们更是汉人,对于他们而言,与其被蒙古人册封为四等民族,倒不如跟着朱元璋干,自己当家做主人多好。

这些地主阶级立刻投靠到了朱元璋门下,与其给这个残暴不仁的大元王朝殉葬,不如全心全意为朱元璋服务。

这样不仅能够得到朱元璋的保护,维护自己现有的利益而且等未来,自己当家做主后还能得到更大的利益。

在刘伯温的计策下,地主阶级们不仅找到了一个归宿,而且开始全身心的跟朱元璋合作,朱元璋自己不仅获得了一大笔政治资本,而且还找到了一条统一天下的道路。

在这件事情过后,朱元璋拉着刘伯温的双手,用当年曹操感谢贾诩的话说道;“使我能够取信于天下的人,只能是先生了。

”可见朱元璋此时此刻对刘伯温是多么的感激和信任。

但是朱元璋慢慢对刘伯温产生了猜忌。

有一天朱元璋单独找到刘伯温,双方进行了一场秘密的会谈。

谈得好好的,朱元璋突然脸色一变,先是说了刘伯温的死对头李善长的一通不是,然后严肃的问道,你怎么看这个人?

刘伯温听出了朱元璋的试探,只好对李善长一顿表扬。

这让朱元璋大吃一惊,随后朱元璋说,“我想废处李善长让你当宰相。

到此刘伯温彻底明白了,这是一场蓄谋已久,凶险异常的谈话,稍有不慎,自己人头不保。

刘伯温立刻如芒刺在背,冷汗直流。

刘伯温告诉朱元璋,国丞相乃国家之栋梁,不可以轻易的换掉,如果要换的话,也先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再说。

可惜的是刘伯温机关算尽,万万没有想到朱元璋早就挖好了一个陷阱,准备把自己推进去。

听完刘伯温这番比喻,朱元璋根本不为所动,他不仅不慢地问到杨宪这个人怎么样?

中计了,彻底中计了,朱元璋明知道杨宪是刘伯温的人。

所以拿此人做试探。

刘伯温回答杨宪他是有才,但没有气量。

当宰相的人应该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伯温再把这汪广洋批了一遍,说着汪广洋能力不足,脾气软弱,一直碌碌无为。

到此刘伯温已经通过了两次考验,而朱元璋继续问道,你认为胡惟庸这个人怎么样?

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朱元璋提到的这第三个人才是心里最合适的宰相人选。

刘伯温不是很喜欢胡惟庸。

对朱元璋说他其实就像一个牛犊,您要用他犁地,连车都会掀翻的。

但是刘伯温错了,朱元璋最后说“吾之相,诚无逾先生。

”这句话成为了让刘伯温人头落地的杀手锏。

最后借助回光返照的时机,刘伯温把家里所有人都聚在了一起,留下了一份遗嘱。

将自己所有天文,立法术术,军事等方面的著作和手稿全部招交给长子,存于石室之内,等自己发丧入土后再全部上交给朱元璋。

另外,刘伯温还再三叮嘱自己的后代,谁都不许学习这些东西,因为学的越多越能够料事如神,也会遭到君主的猜疑,最后跟自己一样落得这么个凄惨的下场。

相关文章

阿塞拜疆部队撤退时遭遇猛烈轰炸
如果曹冲没死,曹丕还有机会继位吗?
胡大海是谁?认了个义子,却不料让老虎捡了便宜?
古代臣不比奴才高级吗 清朝为什么以自称奴才为荣
朱元璋曾给刘德放牛,称帝后他是怎么对待刘德的?
福岛核泄漏后变异女人 日本核辐射四年后动植物变异图片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