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世人:欲使中国无后患,必先灭国!

2023-04-30 76 0

一百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世人:欲使中国无后患,必先灭国!

1894年,在中日海战失利后,负责指挥北方海军的李鸿章痛哭流涕,说大清国力太差,日本国力太过强大,慈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主动出击,反对主和,这让他很是失望。

但他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情,按照慈禧的旨意,前往日本马关,签订和平协议,换取暂时的和平。

李鸿章在与清朝进行过数次的外交活动中,有着丰富的交涉经历,却无法抵挡日本人的步步紧逼。

李鸿章无可奈何,却也没有办法。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李鸿章忧虑地对后代们说:要使日本无后顾之忧,就得灭亡。

日本崛起

日本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农业发达,他们还在捕鱼和狩猎。

后来秦人向日本迁移,把尖端科技送了过来,这才逐渐发展。

日本在唐代还曾到中国来学习我们的文化和管理,但到了明代,他们已经对我们有了不正当的企图。

在戚继光率领军队击败日本的水匪之后,日本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开始策划更大的入侵。

日本在日本迅速确立了跨越朝鲜和中国的“大陆政策”,并逐渐蚕食东南亚地区。

日本人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一个资源贫瘠的国家,要入侵华夏,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准备。

或许这就是清朝轻视日本,不重视其发展的原因。

而且李鸿章领导下的西化运动,也是风风雨雨,办学堂,建工厂,造武器,买军舰,各种工程都忙的不可开交。

所以,当日本入侵朝鲜,朝鲜的皇帝向他求助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这次清军一度将日本军队镇压,但是十年之后,日本军队实力更强,再次反攻。

日本侵略中国的决定

明治皇帝每年都要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三十万来发展海军和海军,相比之下,慈禧太后不但没有足够的俸禄,甚至还动用北洋海军的俸禄来庆祝她的生辰大寿,弄的他们连装备都没有,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最后被打死。

1890年,清朝的海军实力远远超过了日本,北洋海军七个,日本五个。

但是,由于明治维新,节衣缩食,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到了海上,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就超过了清朝。

三十二架战列舰,二十四架鱼雷,六个野战师,一个近卫军,这十年来,清廷根本不是他们的敌人,甚至觉得自己十年来的外交活动很顺利,根本就没有将日本放在心上。

1888年以后,北洋海军就没有新的军舰了,因为它们的威力、射程和速度都很低。

1891年以后,清政府甚至没有采购任何的枪械和子弹,军事培训也十分松散。

但是,光绪皇帝对此一无所知,仍然与慈禧进行着权力斗争。

1894年,朝鲜发生了一场内战,并请求朝廷帮助。

清军队入侵朝鲜后,根据十年之前签订的《中日天津条约》通知日本,日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所以立即派出军队,进行了一场侵略的战争。

在日本人的图谋显而易见的同时,慈禧也以为战争不会对她六十岁生日造成任何的阻碍,直至中日和谈完全破裂,清政府这才匆匆忙忙地向朝鲜进发。

不久,中日之战打响,日本数年来的谋划最终得以实施。

战争持续了近六个月,清兵全面崩溃,李鸿章也被逼到了“卖国”的最前线。

1895年四月十七日,李鸿章与大儿子李经方与日本使节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其中包括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并赔偿日本两亿两。

另外,大清也要开通商业港口,让日本人在港口开设工厂。

起初李鸿章不愿答应交出如此多的地盘,但他的生命却掌握在他人手中,只能无奈签字。

他此时才知道,自己当初还妄图与日本联手对付沙俄,完全是错误的。

1874年日本以琉球为藉口,向台湾地区派兵时,李鸿章对日本并未产生任何的影响。

日本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占领台湾省,于是向清朝提出赔偿五十万两的赔偿。

李鸿章觉得,若因此与日本交恶,极有可能给其它国家乘虚而入,所以下令福建的沈葆桢不必发动战争,只需训练和震慑日本即可。

甲午战争爆发前,李鸿章还主张和和,以保全北方海军的实力,但在光绪的一再请求下,在和谈中又被逼无奈,只能答应了。

《马关条约》签署后,李鸿章心中一片冰冷,他明白,日本是不会满意的,而且不会等到清朝逐渐壮大,大清要维持和平,就必须重创日本,最好是把这座岛屿给毁了。

相关文章

日本为何敢侵略中国?看看日本绘制的中国地图就知道了!
在平壤之战中,明军用一种什么样的武器砸伤日军数千人?
被满清打败的明朝军队为什么不去东南亚建国?原因是什么?
宋金战争中一次大规模会战——富平之战
历史上两次元日战争都失败了,为什么日本镰仓幕府反而灭亡了?
嘉庆时的天理教暴动,是否宣告清廷灭亡?